以鲜破局 钳住机遇 海南小龙虾风风火火闯市场
来源:爱游戏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5-02-28 18:05:36
详情
好虾知时节,当春乃上市。连日来,海南省反季节稻田养殖小龙虾进入捕捞期,抢“鲜”上市,率先拉开国内鲜活小龙虾上市的序幕,填补小龙虾市场空窗期。
凭借优异的天气特征情况和生态养殖模式,海南小龙虾虾体干净、壳薄肉厚、上市早,成功闯入全国早虾市场。目前,海口、琼海等多家稻虾养殖基地同步开捕收虾,通过空运直销上海、重庆、江苏、安徽等地,深受欢迎。
“收网喽!”2月25日清晨,琼海市博鳌镇莫村稻虾农业公园正式开园。几名产业工人进入水田,集中捕捞今春第一批小龙虾。这批小龙虾打包好后,搭上冷链专车被运往机场,销往重庆。
“虾身红亮、干干净净、个头很大!”琼海市江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秦红明对这批小龙虾很满意,赞不绝口。
海南小龙虾成为市场上的畅销货,根本原因是抓住了上市时间差。从全国来看,湖北、江苏等小龙虾主产区养殖的小龙虾主要在每年的4月到10月集中上市,而海南的反季节稻虾产能恰好可以弥补全国11月到3月的产能空白区,有很大的市场潜能优势。尤其是在春节前后至3月,错峰上市的早虾是市场上的稀缺货,单只重量在50克以上的虾出货价高达60元/斤,30克的虾也能卖到35元/斤,经济效益可观。
海南小龙虾为何能在冬春季节成功实现抢跑?“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高,光、热、水资源丰富,冬春季节小龙虾能正常进食,正常生长。所以海南小龙虾能错峰上市,抢占市场。”秦红明给出了答案。
除了天时地利,技术支撑更为海南小龙虾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强保障。近年来,海南省已成立1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虾产业技术体系名列其中。海南省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定期到全省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支撑,通过持续开展科技助农行动,把好的科技成果送到企业、养殖户手中,提高海南小龙虾的科技含金量。
4月至8月种植水稻,确保亩产水稻600斤到800斤;9月到10月投放小龙虾种苗,12月至来年3月持续出虾,平均每亩出产小龙虾200至300斤,活捕直供省内外市场;4月开始种植新一轮水稻……这是海南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之一——“稻虾轮作”的时间节点。
“田还是那块田,调整种植方式后,产出却大不相同。”琼海市博鳌镇人大主席符文程介绍。2023年5月,琼海市博鳌镇莫村农业农民互助合作社整合各村小组的耕地,采取“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对外合作、统一收获分配”的方式,让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入社农田868亩。通过招商引资,两家稻虾生态农业企业租赁莫村耕地500余亩,建成“稻虾轮作”综合种养基地,这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成果。
“既产生态米,又出生态虾,还盘活了撂荒耕地,真是一举多得。”琼海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华涛说,反季节稻田养殖的小龙虾同时拉高了虾田稻的价格。养殖小龙虾后的稻田墒情得到一定效果改善,能促进水稻生长。小龙虾以稻田里的浮游生物、害虫、杂草等为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小龙虾蜕去的壳和产生的粪便也成为促进水稻生长的有机生物肥,让虾田稻成为“生态稻”,价格高些也有消费者愿意购买。
记者了解到,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是海南提高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创新具体措施之一。去年,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促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规范发展,进一步强化耕地资源保护。
稻因虾而香,虾因稻而肥。虾和稻这对黄金搭档互相成全,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破解了农民种粮不增收的难题,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虾双赢”。
“按照30克以上小龙虾40元/斤测算,亩均收益能实现8000元。再加上水稻的收益,一亩地的总收益有望突破一万元。”符文程说,比起过去仅种植早晚稻的单一生产模式来,“稻虾轮作”生产模式能大幅度的提高农田的经济效益,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
长期为虾养殖户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的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副研究员、海南省虾产业技术体系淡水虾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专家佟延南认为,通过自主繁育虾苗,可以轻松又有效提高虾苗的环境适应性和存活率,以此来降低养殖成本。
虽然海南小龙虾养殖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养殖技术的不停地改进革新与提升,该产业正向着多元化模式转变。
秦红明将稻虾综合种养基地起名为“莫村稻虾农业公园”,就是提前瞄准了小龙虾与文旅产业深层次地融合的发展赛道。“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种养+垂钓、种养+观光、种养+餐饮等形式,以稻虾产业为核心,打造集旅游休闲、稻虾餐饮、垂钓观光于一体的特色农旅基地,走出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致富新路。”
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人林烈琅则看到了自主繁育虾苗的商机。他把塘口分为育苗塘和精养大虾塘,既销售商品虾,也向养殖户销售本土虾苗,实现分批、多批出虾,有很大成效避免小龙虾集中上市带来的人工压力和效益损失。“公司目前的育苗塘面积为120亩,能够完全满足1000亩养殖塘的投苗养殖需求。随着海南小龙虾养殖面积的逐步扩大,我们将扩大育苗规模,让海南的虾养殖户们都能用上本地虾苗,降低养殖成本。”
近年来,海南省积极推动水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循环农业。2024年,海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组织召开全省稻虾综合种养现场推进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思路及产业定位,规范相关种养标准,进一步突出“以渔养稻、稳粮增效”的基础要求,为海南省稻鱼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省稻渔综合种养推广面积4700亩,较2023年增加3600亩,翻了两番。今年,在确保稳粮促产,一田双收的基础上,海南将力促稻虾综合种养推广面积突破1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