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好新兴起的产业市场“蓝海”(观象台)

来源:爱游戏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4-12-10 01:40:14

详情


  只要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一同努力、形成合力,让新兴产业在良性竞争轨道上稳步前行,中国制造就会越发强大,深耕好一片片市场“蓝海”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增速高于规上工业3.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3%,高于规上工业9.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包括高技术制造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增势良好,成为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发展热潮背后,不少地方和企业也在冷静观察、思考:“光伏产业园,东边县有了,西边县也打算建一个。”“这几年,不少其他行业企业纷纷加入风电,利润很快便降了下来。”“应该更多追求‘高质量’,而非‘扩产能’。”总的看,一些新兴产业“内卷式”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已经受到关注。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如何深耕好这片“蓝海”?笔者认为:既要理性看待,也要认真对待。

  之所以理性看待,是因为竞争本就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一方面,供给充足是我们的优势,应当看到其积极的一面。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从钢铁、煤炭、玻璃等原材料,到家具、家电、纺织服装等传统消费品,再到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我们都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换言之,如今的中国,各制造业行业都集聚了千千万万的大中小企业,一些领域技术领先、产能充足,国际市场份额也很可观。这是中国制造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底气和优势所在,应当长期坚持并不断巩固。

  另一方面,供大于求、适度过剩是市场正常现象,不必过分担忧。某个行业供大于求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撬动该行业的企业和资本涌入成长性更强的“风口行业”。这是经营主体的自然选择。

  盈利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我们敬佩那些立足主业、深耕细作的企业,同时,对于那些经过细致研判后从其他行业转战新兴产业的企业,也当予以尊重。只有更多竞争者加入,才会有更多新的“蓝海”不断被开拓出来。产业升级、经济发展,也正是这个逻辑。

  说完了“理性看待”,还得说“认线多年前,钢铁、玻璃、水泥等传统行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后来,我们“刮骨疗伤”去产能,让行业迎来了良性发展。而从当前阶段看,风电光伏等产业发展依然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毕竟,从国内到国外,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进程还在持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放松警惕。特别是对一些企业反映的重复建设、低价恶性竞争等问题,要高度重视、未雨绸缪、精准施策。妥善化解,不妨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营造良好市场环境。避免低价竞争,要用好标准这把“尺子”,通过设定合理的准入门槛,压缩低端产品的市场空间,从而抑制住低端产能的无序扩张。同时,也要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举措落实到位,切实维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创新的积极性。环境好了,秩序顺了,产业就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是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对地方而言,发展新兴产业不是装点门面,不能“一哄而上”。要立足全局、审视自身,找准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定位,综合考虑自身的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发展阶段,作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决策。

  应当相信,真正优秀的企业是不怕竞争的,不少新兴产业“领跑者”已做好应对。像北方一家风电企业,从国内市场转战欧洲发达国家,用技术更高、工艺更精的产品打开新市场,赢得高附加值。只要相关部门和广大企业一起努力、形成合力,让新兴起的产业在良性竞争轨道上稳步前行,中国制造就会越发强大,深耕好一片片市场“蓝海”。

  有的人频频“剁手”,满载而归; 有的人保持“理性”,货比三家、谨慎下单。 “双十一”,如同一场消费者的购物盛宴,年年如约而至。…

  今年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下简称“两新”)工作不断推进,市场需求得到持续释放,有力推动了居民绿色消费,助力提升百姓生活质量。 今年“双十一”叠加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补贴,激活了消费市场,拓展了消费空间。…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