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耗材类集采出现新进展 政策利好助力听障人士倾听世界
来源:爱游戏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5-01-19 15:12:32
详情
近期,国家层面开始采取行动。6月,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信息维护的通知。随后,在9月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也表示将人工耳蜗纳入集采范围。10月,联合采购办公室进一步发布了关于人工耳蜗类耗材产品信息确认及供应区域填报的通知,涵盖了植入体、言语处理器等关键部件。
此次集采是第五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预计将逐步降低人工耳蜗的价格。业内人士认为,集采将激发人工耳蜗市场的潜力,推动国产企业进口替代。目前,国内共有6家人工耳蜗生产企业,其中3家为进口企业,3家为国产企业。
根据原卫生部的规定,人工耳蜗植入术适用于一定条件的语前聋和语后聋患者。然而,由于治疗费用昂贵,国产人工耳蜗价格约为7万至14万元,进口产品则高达10万至30万元,导致国内仅有7万多名听障人士接受了植入手术,渗透率极低。
随着集采政策的实施和价格的进一步下降,预计人工耳蜗的宣传力度将加大,患者需求将进一步释放,这一细分市场的渗透率有望显著提升。
据统计,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平均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和数十亿美元的投入,AI技术的引入正在慢慢地改变这一现状。
国家药典委员会正式对外发布了《国家药用辅料标准编写细则(2025年版)》,逐步提升《中国药典》药用辅料标准的严谨性、规范性及可操作性。
近日,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投资策略发布,彰显了上海在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前瞻视野。
海关实验室仪器设施更新项目-乌鲁木齐海关技术中心包项一(二次)的预算金额为2279万元,项目编号为XJYQ-ZB2024-030。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带来了一项革命性的发现——磷化铌薄膜,这一新型非晶体材料在超薄线路制造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有望极大改善当前电子科技类产品的能耗问题。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全部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